天目新闻 记者 吴越 王晶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政策持续优化,全国多省市“出海抢单”动作不断,各地都力求以此尽快消解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连日来,多名外贸企业负责人回应天目新闻称,此前因受疫情阻隔,出国步伐被停滞。
而随着当下疫情防控举措的持续优化,“出海”确实等不及了不失时机,抢先出击,找回此前流失的时间和订单之外,更为了增强外商对我国企业乃至经济发展的信任,以及让这一举动,成为一支提振国内企业士气的强心剂。
12月6日,宁波“百团千企万人”首发团从上海出发,十几天辗转阿联酋、印尼、日本 图源:宁波商务订单流失,引发产业链焦虑欧洲能源危机大背景下,今年下半年,浙产“取暖神器”热销海外引发全网关注,这在当时,被视为是少数逆势增长的外贸领域之一。
但这波红利背后,让不少外贸商依旧叹息:这三年,大家都过得很不易“疫情发生以来,与国外客户往来受阻,不少外贸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的压力”上海一家有着20年欧美奢侈品服装代工生产经验制衣厂,地处闵行区,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停滞了3个月。
停产时是春天,职工再进厂生产已是夏天公司预计今年整体效益“减少30%”该企业负责人周奇告诉天目新闻记者,尽管下半年一直在赶工,但“成绩单”和以往有明显差距,“10年前利润大概在30%-40%,但现在只有10%。
今年不亏就很好了”浙江杭州一家轻纺面料进出口商的主要客户在德国和荷兰,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章金告诉天目新闻记者,受疫情影响,该外贸企业今年订单同比减少20%宁波一电子企业总经理陈渊也表示,他们主攻欧美市场,但是现在美国市场的订单下降了40%-50%。
感叹“太难了”的,并不止外贸人本身流失的订单,也引发了产业链上下游的集体“焦虑”——宁波最大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宁波中基惠通集团对此深有体会今年9月,其总裁应秀珍向媒体表示,他们纺织品订单减少了50%,服装减少了30%以上,家居用品减少了30%,工具类产品几乎无订单,大量库存还没出货。
在嘉兴乍浦港从业10余年的海运工作人员王先生告诉天目新闻,从集装箱紧俏程度就能看出外贸生意好不好,目前出货需求不强,箱子过剩,海运已经跌至“地板价”他坦言,相比去年“一柜难求”,如今成堆柜子鲜有人问津,“我们和外贸商一样,都在面临考验。
”12月7日,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.78万亿美元,增长5.9%,比前10个月放缓1.8个百分点具体到11月单月,我国进出口总值5223.4亿美元,同比下降9.5%其中,出口同比下降8.7%,进口同比下降10.6%。
在这番考验下,夺回时间、抢回订单,不止是外贸人的目标,更已形成了产业链上的共识“出海抢单”,提振上下游整体经济天目新闻记者采访发现,外贸人将“出海抢单”视为逆势抢跑,他们坚信率先跑一步,就有可能拉开“时间差”,赢得订单,抢到先机。
其实,浙江杭州、宁波、嘉兴、湖州等城市商务部门早已开启了“出海抢单”行动所以,这番脚步从未停歇过——7月,宁波首批商务包机“出海抢单”出发,当地规模最大的肉类进口商联邦昌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功签下5年内进口2亿美元货品的大单。
据宁波市商务委员会消息,这次包机促成外贸企业拿到意向订单8亿美元,为宁波市稳订单、拓市场抢得了先机宁波富运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“取暖神器”,畅销欧洲,其总经理徐松烈告诉天目新闻记者,他们企业30%的电取暖器卖到了德国,占比最大。
所以9月完成最后一批补单后,同月便将“出海抢单”首站安排在德国原来主攻欧美市场,明年计划开拓体量较小的中东、东南亚市场填补市场空白,拓宽销售渠道章金也对天目新闻记者说,他和团队的首次“出海抢单”是安排在10月初,没等过完国庆假期就出发了,连续走访了德国、荷兰的数十家客户,时间长达25天,创下其“访客时长之最”。
他们的这个6人“抢单团”阵容豪华,还专门配置针对欧洲市场的设计师,行李箱里,光是新款布料,就装了两三百种
“出海抢单”时,企业所携带的大量样品,成了标配 受访者供图面对这样的利好,一切都在不断“升级”12月4日,浙江“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”启动,接下来还将通过商务包机、定期航班等多种模式,组织超1万家企业赴境外参展、访客户、谈订单。
12月10日,50家企业、96人组成的浙江嘉兴“日本抢单团”结束本次行程同日,浙江金华30余人组成的“印尼抢单团”起飞了……很显然,“出海抢单”已经成为各地“拼经济”中的紧迫一环,并且效果已经显现不止浙江,江苏、海南、湖南、四川、山东等地“出海大军”其实也早已开始出动。
在11月,广州外贸企业就组织了百余人包机“征战”东南亚,11家广州参展企业与约520位采购商洽谈,成交额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,其中6家企业现场签订成交协议,成交率为82%;12月9日,江苏超200人招商团没等天亮就出发了,乘坐凌晨1点的航班飞往法国、德国,10天时间争分夺秒,计划参与或举办各类活动累计超过230场——洽谈效果立竿见影,部分企业很快就已经把订单生产安排上了。
据天目新闻不完全统计,截至12月11日,全国已深圳、苏州、东莞、宁波、广州、厦门、成都、杭州、无锡、南京、佛山、金华、吴江等城市已经将“出海抢单”付诸行动甚至,12月9日,据《海南日报》的消息,海南省是由副省长倪强率团赴境外招商。
业内人士向天目新闻透露,在此氛围下,多个中部省份也跃跃欲试,开启拓市场接力跑“包机出海抢订单团”,在各地“卷”起来了“既是一场保卫战,更是一场攻坚战”徐松烈等外贸人相信,“抢单”回来将带动上下游生意,提振整体经济,“外贸企业只要走出去了,中国经济一定能发展得更好。
”方向明确了,困难和挑战也依然存在11月,国务院发布优化疫情防控“二十条”措施,其中涉及“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”等内容12月6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强调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,让干部敢为、地方敢闯、企业敢干、群众敢首创。
最新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,要“突出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工作”、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”。眼下,正是重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时机。
“出海抢单”成为重要一步面对疫情三年失去的时间和市场,中国外贸企业是否依然有优势?能否把将丢失的订单抢回来?又该如何“抢单”?12月11日,天目新闻专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白明分析,这三年,东南亚国家乘机抢占了我国外贸企业的部分市场,由于劳动力成本每年在提高,比如衣服、鞋子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,完全比价格,我们可能与东南亚国家比拼并没有优势。
但是,优势也显而易见,所以部分行业并没有在疫情下流失订单,甚至逆势崛起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确实受到疫情冲击,而中国是产业结构比较完整的国家,主要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可以自我形成配套以新能源汽车为例,原来是我国的弱项,但今年以来出口大幅度增加,正是受此因素影响。
周奇对此深有感触“目前我们的产品,和越南、印度比是有优势的,这部分他们做不了”周奇说,服装涉及染色、印花,手工缝制等工艺,需要三、四家工厂合作生产,国内有技艺的工厂占优势,越南拿不走这类订单同时,如何“抢单”也是门技术活。
白明分析,“抢单”最主要是产品有竞争力,不只是价格,更需在产品性能上有竞争力,俗话说就是“性价比高”他建议,外贸企业不仅需要“出海抢单”,还需要把产品做的更好,更新贸易新模式、新业态,比如布局全球营销渠道、海外仓储、展览展示、物流配送等全链条服务。
“现在多省都在纷纷‘出海抢单’,希望这不只是一种形式”白明表示,“包机出海抢单”有限于重点市场、限定时间等局限性,今后还可以创新更多方式,比如义乌不仅走出去,还将107名印度外商请进来云洽谈,便是一种创新之举。
但面对现实,白明也表示,“出海抢单”是一个外贸行业复苏的过程,从宏观环境上来看,受全球经济复苏不足、欧美通胀、外需萎缩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,外贸四季度及明年初依然面临新一轮困难和挑战“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”。
举报/反馈